兰州概要
兰州市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近16万人。[1]
兰州是中国科学文化中心之一。有中国科学院的冰川冻土、沙漠、地质、高原大气物理、近代物理、化学物理等研究所及省属研究单位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
兰州近郊盛产优质蔬菜和瓜果。兰州醉瓜、白兰瓜、西瓜、冬果梨、百合、韭黄等弛名国内,被誉为“瓜果城”。“兰州水烟”远销南洋各地。
城郊名胜古迹有黄河北岸的汉金城关与明长城遗址,九州台及白塔公园;河南岸有秦长城、兰州旧城遗址和五泉山公园。在皋兰山山村公园与五泉山公园之间有长1258米的旅游客运索道。
兰州旅游
兰州市 - 旅游资源
兰州中山桥
白塔山
五泉山
石佛沟
吐鲁沟
徐家山
兰州水车博览园
兴隆山
中山铁桥
敦煌莫高窟
永靖炳灵寺
平凉崆峒山
天水麦积山石窟
夏河拉卜楞寺[1][4]
兰州市 - 兰州美食
兰州人好食,尤其偏爱酸辣食品,对川味菜肴和火锅更是情有独钟。市内各大名菜佳肴和民族风味餐饮一应俱全。兰州市已开设有许多的小吃街,专营兰州及外地的各种风味小吃。街上还设有各种较大的中高档次的酒楼,可供食客选择。盘旋路周围为酒店、宾馆集中区,游客可选择到农民巷小吃一条街品尝美食,农民巷美食街档次已经提高,广场北路、国芳国际百货还有大食代等,兰州可谓是“西部美食天堂”。
百合桃用兰州特产百合烹制成的风味佳肴,因状如仙桃而得名。其作法是将新鲜百合分瓣洗净,笼蒸15分钟,然后将百合瓣拢成桃状,内包豆沙馅,即成“蟠桃”;外摆青梅片为叶;用山楂泥制成桃尖;再上笼蒸20分钟许,即可入盘。食用时,淋浇少许白糖水沉淀勾芡,则青梅浓绿,山植鲜红。
浆水面是以浆水做汤汁的一种面条。广泛流行于兰州、天水、定西、临夏等地,而以兰州的最为考究。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菜、箭杆白菜、莲花菜煮熟,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
其他:灰豆、甜醅、热东果、酿皮、糖锅盔、糖油糕、鸡蛋醪糟、浆水漏、砂锅、羊杂碎、羊肉泡膜、砂锅、手抓羊肉、麻辣烫等。
兰州历史
兰州市 - 历史
兰州市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兰州地理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地处黄河上游。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区海拔1520米。黄河由东西方向穿城而过,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越市区的省会城市。由于南北两山夹峙地形的影响,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5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
兰州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3℃。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水电资源,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兰州经济
农业
兰州市瓜果年产量达到7万多吨,有白兰瓜、黄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有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品。
市属永登县年产鲜玫瑰花约2000吨,年产精油约0.5吨,占中国产量的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5元。
工业
兰州为中国重要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还有电力、采煤、建筑材料、钢铁等部门。轻工业以棉、毛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其次有制革、造纸、医药等。
兰州市功能分区:
①城关区。以机械、轻工、电子工业为主,且为全省文教和交通中心。
②七里河区。位于黄河南岸,是以机械、轻工、车辆修造等为主的工业区和铁路交通枢纽。南有阿干镇和铁冶的侏罗纪煤矿,为兰州最早开采的动力资源,有铁路专线直达。
③西固区。跨黄河南北两岸,是石油、化工综合基地。
④安宁区。位于黄河北岸,以机械、精密仪表工业为主,是仅次于城关的文教区。
⑤红古区。位于黄河八盘峡以西湟水北岸,有铁路专线直达市境最大产煤中心窑街煤矿、水泥厂及连城铝厂。
能源供应
兰州市
全市发电量为54亿千瓦时,电厂有八盘峡电厂、西固热电厂、兰州市二热电厂、 连城电厂、兰州维尼纶厂自备电厂及全市的小水电等。
其他能源有薪柴、秸秆、畜类等,是农村能源的主要品类,兰州已有沼气池1200个、太阳灶4000个,生产秸秆72315种植8.6万亩。
全市原煤年产量约700万吨。已建成日产5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和供热面积540万立方米的第二热电厂。全市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952万吨标煤。城市日供水能力为150万吨。
科技
现已批准项目72项,建成42项,完成投资8亿多元。建成中外合资企业3户,引进资金1500万美元。
主要产品有:硅铁合金、铝锭、原煤、碳素制品、水泥等。
开发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先期开发规划面积为5.2平方公里,集中了以中科院、中央部委和省属科研院所20多个单位、近1万人的科研队伍,在有机化学、重离子核物理、冰川冻土、沙漠化、生物工程、成矿理论、高原大气等基础科学研究处于国内外前沿地位,具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测试手段。该开发区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兰州连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兰州市十里店桥以西的黄河两岸地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该区煤炭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为煤、硅铁石英、石灰石和大理石。有色、冶金工业已初具规模,素有“冶金谷”之称。
兰州文化
教育
全市现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有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钱三强;现任所长詹文龙为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所、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兰州有普通中学206所,在校生14.6万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生1万人;中专49所,在校生2.4万人;技工学校35所,在校生1.1万人;高等学校13所,在校生4.5万人;成人高校13所,在校生1.3万人。
兰州大学: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校园面积3828亩,建有6个校区,有3所附属医院。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文化事业
推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龙源》等精品杰作,其中《大梦敦煌》被评为2004年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兰州太平鼓气势磅礴,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兰州自然资源
兰州市 - 自然资源
地理
兰州市
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6°,东经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市区位于东西长35公里的黄河谷地中,南北介于皋兰山和九州台间,为宽2—8公里的河谷多级阶地和冲积平原,又称兰州盆地。盆地东西狭长,南北有高逾400米的黄土梁峁山地峙立,使兰州市区呈狭长带状分布于黄河谷地,主要交通线亦因之多呈东西向。
气候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一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一9月。年平均气温9.1℃。
日照强,空气干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9.1℃,1月均温-6.9℃,极端最低温-21.7℃;7月均温22.2℃,极端最高温39.1℃。年降水量327毫米,属温带夏短冬长半干旱季风气候。由于盆地环山,风速小,常年多逆温现象,逆温层厚达500米,冬强夏弱,逆温层天气以秋、冬二季最多,冬季全天有逆温层的天气占70一90%。
水资源
八盘峡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2]
市区西部黄河诸大峡谷中,已建成西固热电站与窑街、阿干镇等煤矿。引大(通河)入秦(王川盆地)工程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73万公顷。
农林资源
兰州黑鹳
全市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进一步植树造林潜力较大。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亦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60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40%,饮誉全国的甘肃特产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 麻等中药材,在兰州地区均有分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鸟等。
全市土地面积为135.3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正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3]
矿产资源
金昌镍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中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